张学高:互联网背景下的医疗人才培养
- 尹聪颖 HC3i中数新医 | 2021-01-19 08:21:44
互联网医院迅速发展引爆人才需求。互联网医院不仅需要互联网人才,也需要用好互联网的医生、护士、院长... 因此,在互联网+医疗背景下,探索符合当前医疗机构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医疗人才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从业环境,拓宽医疗人员职业发展路径……...成为决定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影响全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的崭新话题。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中心主任张学高参加了“2020科技兴医转型与发展研讨会”,并发表“互联网背景下的医疗人才培养”主题发言。
以下文字根据张学高主任讲话编辑整理。
一、在需求驱动和政策引领下,我国互联网医疗取得了快速发展
2020年,在需求驱动和政策引导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11月份,全国互联网医院总数达到900家,5500多家二级以上的医院可以提供线上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协作网涵盖2.4万家医疗机构。此外,全国已经有30个省份建立了省级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突破了时空限制,极大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物理接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很大的作用;还通过互联网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全国各地,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二、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的中国医疗人才培养初显成效
顺应互联网+医疗发展需要,我国在医疗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01. 高等院校开设医学信息管理相关专业,院校教育为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a.不少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为互联网人才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根据统计,目前全国有49所高等院校设置了卫生信息管理本科专业,学制四年。主要开设八门核心课程,包括:信息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等。2016年至2018年,我国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计划招揽人数逐年递增,分别是2293人、2452人、2573人,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b.除了医学院校,还有400多家高等院校经教育部备案,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02.各地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当中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陆续将人才培养纳入到保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措施的范畴内。
广东、湖北、陕西等多个省份都在相关文件中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人才培养;
构筑人才发展高地;
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需求推动下,医疗机构面向医务工作者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近期课题调研发现,2019年,组织开展全院规模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培训的机构包括,77%的三级医院,74%的二级医院,68%的基层医院。按照人员分类,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接受互联网+医疗健康培训的人群构成和培训内容如下图所示:
三、人才问题制约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诸多难题待解。
01.医院管理层的认可程度和认知水平差异较大,影响互联网+医疗健康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互联网+医疗健康作为正在探索中发展的新事物,建设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医院领导的重视。然而,由于不同医院的管理者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认可程度和认知程度差异较大,导致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均衡。(其中:医院管理者包括院长、副院长、院长助理这一级别。)a.医院管理者对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认可程度差异较大,对于互联网医疗的价值和趋势的理解差异较大。
有一部分院长对互联网医疗发展积极态度,认为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医院打破瓶颈,拓展新型服务模式,是分级诊疗和医联体有效落地、高效运转的技术保障之一,让病人、医生和医院三个方面都受益;还有一部分院长对互联网医疗发展持怀疑或者观望的态度。
b.医院管理者对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益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不统一。
有些医院一把手是互联网发烧友,互联网医院建的非常好,能够顺应医院发展需求,把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技,跟医院的管理、医疗、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非常领先;有些院长则恰恰相反,一提到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就是一头雾水。在他们的观念里,信息化、互联网都太烧钱。但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如果医院管理人员的互联网认知水平不够,一定会成为医院发展的障碍。
02.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严重脱节,数据分析运营管理能力是医疗卫生信息人才队伍的短板。
a.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和使用衔接不足。
目前我国有49所高校开展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但是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不清晰;院校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评价体系都缺失科学性、系统性,并且多年没有更新;核心课程设置还停留在1998年,造成学科发展的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
b.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部门的用人需求不够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化在医疗卫生机构持续渗透,信息化和业务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并为决策提供支撑,对于年轻的信息中心来说,是目标也是挑战。然而,目前医疗卫生机构信息技术部门岗位职责仍然以系统建设和运维智能建设为主,对数据的挖掘、利用还远远不足,导致医疗健康数据的价值难以发挥作用。
c.互联网医院运营管理面临人才挑战。
调查显示,从医院院长、信息科主任到医务处负责人一致认为:运营管理能力是目前互联网医疗建设的一个短板。迈向互联网时代,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暴露出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内,制度设计和管理能力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对外,宣传不到位,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03.医疗卫生信息人才发展相关政策和机制不健全,行业吸引力不足。
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岗位职责不清。一些医疗卫生机构中,信息人员的岗位职责定位不清,人才标准不明确。
薪酬待遇不高。跟临床医务人员相比,信息技术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
上升渠道不通。信息技术人员在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上升渠道不通畅。
环境理解不足。医务人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容易限制信息化应用水平。
04.医疗卫生信息人员与管理者、医务人员等服务对象相互之间理解不够充分。
假如信息技术人员对医院的发展和医务工作的流程和规范不够了解,对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掌握不够准确,很难做好医院信息化应用落地,推动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
要做好医疗卫生信息化,要求每一个需求的“甲乙双方”共同努力。作为甲方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应用者和服务对象应该了解信息化的一些知识,作为乙方的信息人员要了解医院的基本流程、基本模式。
要把智慧医院建设好,一定要有人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人具备理解问题的能力,有人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一个总导演统筹各方面资源,规划并推进整个信息化进程,就是医疗卫生机构的CIO。
四、关于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能力的一些建议。
01.加强医疗健康信息化学科建设,推进人才培养和需求实现的有效衔接。
针对医疗健康信息化人才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分别是:加强学历教育;
强化继续教育;
针对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加大培养力度。
建立柔性的人才引进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完善准入和晋升机制。
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对紧缺、急缺的高层次人才,探索试行绩效工资、项目工资等等方式提高待遇。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率先实行三级医院CIO等制度等。
03.提升全体医疗卫生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分层分类开展多样化的人员培训。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和医疗健康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对信息化人才的工作和发展息息相关,对全体医疗卫生从业者的工作学习以及思维方式都影响深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员培训。建议:
卫生行政管理及相关机构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工作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员培训,以提升全体人群的信息素养;
医疗机构同样需要因地制宜,开展信息素养相关培训。针对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加强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的互联网医疗等实践开展培训,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和互联网思维;针对医务人员,应该从以提升服务能力和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开展学习,进一步掌握当前工作和个人职业成长密切相关的职业规范、前沿技术等。
医疗卫生服务对象,可以发放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宣传卡片进行普及。此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应组织开展常态化的组织信息技术学习培训,使全体从业人员始终保持对医疗健康信息化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新技术新知识等的持续了解和学习。另外,还应开展不同程度的信息安全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态势感知能力,自觉规范信息技术的使用行为。
04.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从业管理制度,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
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离不开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总体引领、业务部门的需求驱动、信息技术部门乃至第三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有效支撑。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多、涉及的领域广、专业性强、隐私安全风险高,需要多部门、跨学科协作和有机融合。
医疗机构要理顺互联网医疗的管、建、运、维四个环节,离不开管理、业务、技术等各方面人员的整体支撑,因此医院应该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纳入到所有相关人员的绩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之中,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归根结底仍是工作机制问题。
写在最后: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互联网+医疗的根本!
医疗机构是大卫生大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息化人才培养离不开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努力。
我们在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不要忘记根本所在。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最根本的就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医务人员都是医疗服务的主体和核心的力量。医疗机构只有尽快建立互联网医疗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医务人员、信息人员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